庆长文库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型的研究-凯时88kb88

凯时88kb88-尊龙人生就要博旧版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2022-12-15 10:00:05

【摘 要】 目的 探讨解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因粗细颗粒混杂而造成的分型困难。方法 通过粗颗粒型早幼粒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分型,定义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a型(粗颗粒型),30%≤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b型(混合颗粒型),<30%为m3c型(细颗粒型)。结果 三种亚型的分布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血象、骨髓象上均有不同表现与特征。结论 此种分型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利于在同一分型标准下进行学术交流及研究。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中图分类号】 r557 .3 【文献标识码】 b

1986年召开的白血病分类讨论会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分为粗颗粒型(m3a)和细颗粒型(m3b)两个亚型[1],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粗细混杂,难以严格区分。同时有研究认为m3a型wbc显著减少,出血明显,同时dic发病率较高[2],而m3b型对化疗敏感,生存期较长[3]。因此为解决分型困难,我院对m3标本重新阅片及总结,根据粗细颗粒百分比不同,制定了m3各亚型诊断标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m3型病例,选出染色保存好的标本144例,进行阅片总结。患者中男76例,女68例。年龄为15-63岁,平均34.3岁。

1.2 方法 用常规法检测各项指标,阅片过程中,每份标本计数200个早幼粒细胞,计算出粗颗粒早幼粒细胞百分比,并定义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a型(粗颗粒型),30%≤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b型(混合颗粒型),<30%为m3c型(细颗粒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144例m3进行分类,结果显示m3a患者60例,占比41.7%,m3b患者44例,占比30.5%,m3c患者40例,占比27.8%,发生率m3a> m3b > m3c[4]。

2.2 三种亚型的性别、年龄分布见下表 结果显示m3a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统计学上差异明显(p<0.05)。m3b在统计学上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m3c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上m3a

2.3 初诊时,m3多有发热的症状[5],但是以m3b最为常见,m3c较为少见,两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1)。出血情况以m3a最为多见,m3b次之,m3c较前两者明显减少,三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明显,这和国内的其他关于细颗粒型轻于粗颗粒型的报道相同[6]。同时m3c未见有胸骨压痛,部分m3a、m3b的患者出现胸骨压痛,m3a与m3b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是与m3c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血象 三种亚型的患者hb及rbc的值均低于正常,其中m3c降低较少,与m3a m3b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bpc数值减少以m3a最为显著,m3b次之,m3c的值保持在正常范围[7]。wbc数值m3c增高明显,m3a m3b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三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骨髓象 在有核细胞增生上,m3a增生极度活跃,与m3b m3c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亚型的粒红比值均有显著增高,但是m3a>m3b>m3c,三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明显(p<0.05)。早幼粒细胞所占百分比,m3a>m3b>m3c。三种亚型中均有auer小体的发生,但是以m3b较为多见,m3c少见,m3a不易看到,三种亚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组实验的144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根据本文的标准进行分型,结果显示,三种亚型无论在性别和年龄的分布上,还是在临床症状、血象、骨髓象上都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这对于指导临床的治疗工作和判断患者预后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8]。同时,本文以粗颗粒型早幼粒细胞的百分数进行分型,解决了m3因粗细颗粒混杂造成的分型困难,同时有利于在同一分型标准下进行学术交流及研究。

参考文献

[1] 邢宝利,白玉盛,常乃柏,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诊断学方面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6):556-559.

[2] 王克强,晋红梅,杨凤霞,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型与临床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2,6(6):379-381.

[3] 刘瑞锁,王克强,赵辉,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型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2):117-119.

[4] 肖溶,张日.5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12(2):147-150.

[5] 林卉,陈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生物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20(5):310-314.

[6] 董海林,杨常建,陈晓亮,等.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8):114-115.

[7] 许艳丽,杜庆华,毛平,等.5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流式免疫表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2):1194-1195.

[8] 周建中.两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染色特征及其比较[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8):11-14.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