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长文库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凯时88kb88

凯时88kb88-尊龙人生就要博旧版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2022-12-20 21:35:02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长春 130031)

【摘 要】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提出了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五大原则,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图书馆;发展规划

进入21世纪,图书馆事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中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成为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决策人开始重视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以期正确引导图书馆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可以说,制定最佳的战略规划已成为现代图书馆高效运转的前提条件。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要求图书馆决策者在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发展观既是先进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意义。它能为图书馆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思想依据,保证图书馆规划的可行性、正确性和科学性。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五大原则。

一、坚持事实求是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图书馆规划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系统图书馆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图书馆事业仍然严重滞后于13亿读者的巨大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平均每46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人均0.3册图书。这与每1.5公里半径内设置一所图书馆,人均2册图书占有量的国际标准相比也差距甚远【sup】[1]【/sup】。此外,我国图书馆事业还存在着社会整体上的图书馆意识差,技术和资金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在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采取分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从2006年到2015年为基础建设阶段,以信息服务为主。基本走出图书馆经费上的困境。同时,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尤其是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在区域馆际合作、读者数量、立法及网络化建设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第二步,从2015年到2030年为高质量建设阶段,以知识服务为主。优化图书馆三大资源(文献、人力和资金),促进图书馆整体水平的跃升,将图书馆事业做强。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全国图书馆整体联网运作,实现全面的共享共建、协同服务,步入“人人想用,人人能用”的“平民化”图书馆时期。图书馆将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实现知识的发现、组织、表达、挖掘和服务。第三步,从2030年到本世纪中叶为全面信息化阶段,以智慧服务为主。图书馆网全面纳入“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成为信息产业的中坚力量。到21世纪中叶,图书馆事业必将同我国的其它事业一样登上新台阶,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伟大目标【sup】[2]【/sup】。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和终极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人的需求与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在社会的各项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在图书馆事业中也不例外。图书馆的战略规划需要人(图书馆决策层)来制定,需要人(图书馆员)来实施,规划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读者)服务。因此,人是图书馆规划的决定性因素,以人为本是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最高原则。

图书馆决策层是设计师和制定图书馆战略的主体,制定图书馆规划要从转变主管领导观念,提高其对图书馆的认识入手,提升他们把握时局变化的能力。馆员是实施战略规划的主体,是图书馆事业中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没有读者,就没有了图书馆生存的根基,更谈不上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图书馆规划时,要将读者的需求作为图书馆事业的努力方向。要尽可能降低“门槛”,让图书馆面对全体国民开放。对读者要一视同仁,给人平等的成才、成功机会。我国政府决定,从2011年2月起,公共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使人人享有读书的权利。

以人为本也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图书馆从传统的“以藏为主”、“以书为本”向“以用为主”、“以人为本”的转型,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sup】[3]【/sup】,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精神追求,进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整体效应,做到速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图书馆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均要全面协调发展。

图书馆全面协调发展包括馆舍、技术设备、信息资源、管理、馆员素质和用户服务的全面协调发展。拥有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是图书馆发展的支柱,科学管理可以使人才、设备和馆内其他因素形成最佳组合,达到提高服务效益,实现图书馆整体发展的目标。

图书馆全面协调发展要做到数量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统一【sup】[4]【/sup】。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及承受能力来合理规划。不能搞不讲质量和效益的突击建设,也不能只追求形式,脱离实际,贪大求全,超出用户使用能力去建设。

图书馆要注意与社会大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图书馆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有赖于社会资金和凯时88kb88的技术支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和信息,图书馆与社会在发展中实现双向互动。因此,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各界人士利用图书馆并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还要吸收社会一切符合图书馆发展需要的成果来增强对社会发展的反哺作用。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着力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足以表明它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之一。图书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正确的办馆方向

这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信息机构的性质不能变。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产业化”,更不能以赢利为目的【sup】[3]【/sup】。

2、凸显核心能力

这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图书馆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在当今数字信息主流化、学术交流体系重组、用户工作空间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模式的演变等新的背景下,图书馆必须采取改造传统服务、拓展服务内容、构建面向用户的发展机制等应变措施。从基于传统文献提供服务为主向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为主转变,将信息服务作为核心能力,从而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sup】[3]【/sup】。

3、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要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其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体系。在吸收中创新,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和统筹安排的优越性,保持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态势,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4、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工作要与时俱进

关注社会、关注信息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影响,使战略规划能实时动态地指导图书馆变革的实践并引导图书馆实践的变革,保持图书馆事业旺盛的生命力,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发挥图书馆事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作用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图书馆正是以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为经济服务的。图书馆是物质的,但其精神产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1、争取更多的读者,提升国民的图书馆意识,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这一结果令人担忧,它与现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极不相称,势必给经济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作为肩负科技文化推广重任的图书馆,有必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培养公民的阅读意识,为扭转这一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源,蕴藏了大量的信息资本,具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优势。图书馆应将长期积累下来的信息资源有序化和优化,并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产品把分散的文献知识转化为定向情报,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使之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3、发挥“信息咨询”优势,为经济决策和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市场调查,发挥“信息咨询”优势,通过科学有效的决策咨询和商业咨询,为经济决策和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市场调查是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对各经济实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咨询业务”以“借脑”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图书馆要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参考咨询”工作,用高效、优质的咨询服务来提高自身的价值。

在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影响图书馆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图书馆发展所需要的投入越来越大,规划正确就能保证图书馆健康地发展,反之,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确定图书馆战略规划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着眼点,即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来制定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使之成为切合我国实际和图书馆事业现状的、反映社会对图书馆发展要求的、体现图书馆工作者奋斗目标和远大志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图书馆人的信心,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竞争与发展并存的社会经济大潮中,寻找图书馆事业新的发展平台,真正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 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图书馆[j].情报探索,2005(5).102-103.

[2] 周久凤.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14-16.

[3] 罗 岚.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j].图书馆论坛,2005(3).44-46.

[4] 马恒通.树立科学发展观,创造图书馆学美好的明天[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6).11-13.

【作者简介】

王 琳(1966-),图书馆馆员.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