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长文库网

2022年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全文)-凯时88kb88

凯时88kb88-尊龙人生就要博旧版 >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 正文

2022-10-18 19:25: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全文)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篇之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衔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奋力打造乡村振兴x样板。

一、聚焦责任落实,确保“压得实”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面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把乡村振兴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紧盯不放,分管领导具体统筹,调度推进。市委、市政府各类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系列讲话精神x次,市级层面召开相关会议x次,市领导走访调研x余次。深入抓实“五级书记”体制机制。市、县两级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并入同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完善“市县乡抓落实”机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级党组织书记主要精力倾斜“三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市建立起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乡村振兴领导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如市农业农村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负责人担任农办副主任。x市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挂帅”的乡村振兴指挥部,x县由县委书记担任指挥长,县委农办作为指挥部办公室开展工作,同时实行“月调度、季评价、年度考核”和定期不定期暗访督查等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确保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一线全面落实。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中共x市委x市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紧紧围绕“1510 n”(“1”即严守防范返贫这条底线,“5”即乡村振兴“五大提升行动”,“10”即“十大工程”,“n”即打造乡村振兴系列亮点)总体思路,研究制定了xx项具体配套政策措施。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排出了“时间表”,绘好了“路线图”,明确了方向路径。印发《关于强化防范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措施一览表》,对工作任务进一步的细化分解。落实分层分类培训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x班次,培训x人次。

三是压紧各级责任。制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主基调,强化各地各相关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执纪监督。在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通报调度工作机制,采取会议调度、专项调度、现场调度等多种方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项调度会x次,开展全市专项督导x次。紧紧围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关键环节,压实教育、医保、卫健、住建、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按月制发工作通报,统筹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块工作。压实帮扶责任,x家市、县两级帮扶单位继续对全市x个脱贫村开展结对帮扶,同时向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推进村和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共x个村选派x名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帮扶责任人x个,调整帮扶措施x条。

二、聚焦政策落实,确保“高质量”

一是全力推进产业帮扶。统筹县域、乡镇、村产业层级和功能结构,编制《x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县为单位编制“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壮大主导产业,在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打造集中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实现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产业布局。常态化开展农业产业到户奖补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奖补项目,持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已脱贫村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投入特色产业发展资金x万元,其中投入x万元实施x个到村产业项目,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冷链物流、交易市场等项目数占比达到x%;
投入x万元实施自种自养到户项目x个,覆盖脱贫户x户;
投入x万元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奖补项目,主体通过紧密型利益联结带动脱贫户x户;
投入x万元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保险,覆盖x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户脱贫户。

二是全力推进就业帮扶。印发《x市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施细则》。着力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继续推广“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强化就业帮扶车间、帮扶基地等就业载体建设,截止xx月底,全市脱贫户实现就业x人,开发x个乡村公益岗位;
x家就业扶贫车间吸纳x名劳动者就业,其中脱贫人口x名。强化脱贫人口就业技能培训,截止xx月底,全市共计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x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x%。xx月,在全市范围之内集中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周”活动,全市共组织召开x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xxxx余个,发放宣传资料xxxx余份,集中走访脱贫户xxxx户。

三是全力推进消费帮扶。继续扎实开展消费帮扶重点产品认定管理工作和“三专一平台”建设,目前全市累计销售消费帮扶产品金额x亿元,市场主体累计申报消费帮扶重点产品x个,开设消费帮扶专馆xx个,线上线下专区xx个,累计组织xxx家企业、xxx个商品入驻社会扶贫网第四方平台。大力推进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截至xx月底,全市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832”平台)已完成交易总额xxx万元,占预留采购份额xx%。深入创新消费帮扶模式,与x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立市级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地方馆,依托大型电商企业,实现全市消费帮扶产品线下立体展示、线上直播销售。举办x市消费帮扶地方馆开馆仪式暨乡村直播上行农特产品资源对接会。本次活动吸引xxx协会近x家,通过品赏帮扶产品,了解生产经营主体,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四是全力推进社会帮扶。构建社会帮扶大格局,扎实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发布各类需求x项,累计对接x项。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圆梦困难老人儿童微心愿”活动,各慈善组织、社会福利机构深入开展困难老人儿童走访活动,帮助实现困难老人和儿童“微心愿”,x市社会福利中心首批xx个“微心愿”已全部完成。开展“百社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动员社会组织通过产业帮扶、商贸帮扶、公益帮扶、技能培训、理念宣传、信息服务等多种方式,因村施策开展帮扶。开展县域结对帮扶,三个帮扶县市区均到被帮扶县开展调研、会商,将自身优势与被帮扶县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增强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选派xx名干部和xx名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到结对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投入支持资金x万,帮扶资金安排项目xx个。

三、聚焦工作落实,确保“零死角”

一是坚持问题排查整改。针对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成立整改工作专班,统筹负责巡视整改工作的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对涉及的x个问题x项整改任务,细化制订x条具体措施,严格执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研判”要求,确保全市整改步调一致。目前每项措施均取得实质性成效,完成整改。针对国家和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根据反馈的x个问题制定了xx条整改措施,根据省考核反馈意见认领问题xx个、制定整改措施xx条,对整改全过程进行业务指导、跟踪督办。目前上述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排查。x月份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为重点,对全市所有农村人口开展一轮拉网式大排查,共排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等方面问题x个,制订措施x条,已基本全部完成整改。组织x个县(区)组成x个互学互评小组开展“互学互评”活动,发现的各类问全部完成整改,并深入剖析,举一反三。

二是持续推进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项目谋划工作,推广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全市形成依托园区抱团共建、资金入股抱团共建、产业互补抱团共建等多种模式,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小散弱”和村级项目“撒胡椒面”问题。如×区制定《乡村振兴产业竞争性立项实施办法》,投入专项资金xxxx万元支持抱团发展集体经济项目x个。x区整合xx个村的项目资金xxxx万元、x镇整合xx个村项目投资xxxx万元分别集中建设水产、畜禽两个农产品加工项目,既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带动,又统筹了脱贫村与非脱贫村共同发展)。通过集中调度、月通报、实地督导等形式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共计安排项目x个,其中产业类项目x个,涉及衔接资金x亿元,占比x%;
基础设施类项目x个,涉及衔接资金x亿元,占比x%。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已报账项目达x个,衔接资金支出率为x%。

三是持续强化金融支持。持续调度推进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新增贷款金额为x亿元。推动数字赋能引领信用村、党建引领信用村市级服务平台等建设,对信用村集体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给予xx万-xxx万元的授信额度,专项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x区深化与省农担公司战略合作,争取省农担担保贷款xxx万元用于村抱团项目。

四是持续加强生态帮扶。出台《x市国有林场助推乡村振兴十条措施》,推动国有林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继续做好生态护林员稳岗就业,结合月度考核强化岗位日常管理,保证全市xxx名中央财政供给生态护林员队伍稳定。2021年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金额为xxx万元,用于土地租金、运维管理等必要支出金额为xx万元,发放公益岗位工资和临时务工工资xxx万元,收益分配比例为xxx%。

五是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政策,结合产业、就业、光伏、社保等帮扶政策,因户因人施策。目前搬迁人口xx户xxx人,其中落实发展特色种养业xx户,户用光伏项目x户,公益性岗位xx人。有法定劳动力搬迁户xx户xx人,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在外务工人口xx人,在家务农兼打零工xx人;
落实社会兜底保障人口xx人。

六是持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截至xx月底,20xx年xx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xx%以上,建设xxx个生态美超市,完成计划的xxx%。xxx个行政村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xxx万余人次参加行动;
xxx个自然村实施重点整治(计划xx个)。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度xx个省级中心村全部竣工,并完成市级验收工作;
2021年度xx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进度达xx%(年进度要求xx%),2021年度xx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全部完成规划,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农村改厕。截至xx月底,全市农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竣工xxx户,完成年度任务的xx%。整村推进xx个村全部完成。xx县省级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

四、聚焦成果巩固,确保“守底线”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开展面向所有农户的“网格化”动态监测管理,全市按xx-xx户为基本单位建立网格x个,设置网格员x名,参与对所有农户的防返贫动态监测。各县区均建立相应的四级网格管理机制和部门信息核实、帮扶会商工作机制,形成“网格吹哨、镇村报到、部门跟进、清单销号”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未出现返贫致贫户。通过“两评议一公示一公告”等程序,识别确定重点监测帮扶对象x户x人,并纳入国办系统管理,“一户一方案”制订针对性帮扶措施xx条。各县市区在防范返贫致贫方面探索建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机制,如x县创新“网格化”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网格员星级评定奖励及误工补助等政策。

二是着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健全控辍保学、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各项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核查整改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与民政、残联、教体等行业部门数据共享,着力抓好控辍保学、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整改,做到尊重事实、“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形成常态化的数据比对机制,提高问题核查能力,确保系统数据真实准确。教育保障: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对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返校情况进行排查,目前全市原建档立卡学生x人均已返校。核查2021年秋季应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信息,完成全市x名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一人一案”教育安置和入学结果登记工作。全年累计资助学生x人次,累计资助资金x万元,其中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x人,资金x万元。医疗保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缴费资助政策,落实脱贫人口市域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截至xx月底,脱贫人口享受“351”政策x人次,累计补偿x万元;
享受“180”政策x人次,累计补偿x万元。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稳定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和大病专项救治“应治尽治”。全市共签约脱贫人口x人,救治大病患者x人。住房保障:印发《x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方案》,以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的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为重点,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汛期灾后排查结果,持续做好农村住房动态监测。对20xx年以来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继续强化工程建设调度,截止xx月底,全市已完成改造x户,完成率x%,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饮水安全:印发《x市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做好已下达2021年度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工作,加强工程维修养护,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继续按照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每月检测、小型供水工程每年检测的要求,常态化开展县级农村饮水工程出厂水、末梢水水质月度巡检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县级巡检共抽检xxx处工程,检测水样x份,合格x份,水质合格率为100%。各县区积极争取地方债券等资金,实施年度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共落实资金x亿元,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设。

三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救助。通过入户走访、自主申报、基层上报、收入核对、数据比对、热线反映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摸排核查,全市已纳入监测范围的低收入人口x人。加大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力度,对低收入家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及时纳入基本生活救助;
符合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的,转介相关部门依规纳入专项救助范围;
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或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收入人口,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支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对摸排发现的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纳入低保x人、实施临时救助x人,社会力量帮扶x人。

五、聚焦整体部署,确保“示范引领”

一是开展示范片区建设,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基础上,启动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规划,同时加强对乡村建设、产业等规划统筹,努力形成全市“一张图”管理。印发《关于开展示范片区建设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的意见》,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原则,突出沿边沿线、自然禀赋和产业特色,在脱贫攻坚期贫困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按照特色产业类、农旅融合类、生态康养类等类别在全市划定xx个片区,因地制宜、相对统筹,“以点带片、以片带面”,整体打造全省乡村振兴x样板。如x市将9个乡镇、3个街道划分为特色鲜明的“三带两区”(竹乡画廊示范带、桐汭文化示范带、水美环城示范带、一村一品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x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打造水墨汀溪、诗情画意、红色云岭、千年马头·追梦x4个片区。

二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展“走在前、创示范”行动。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开展“走在前、创示范”行动,持续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总结运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按照“选点先行、抓点带面、示范推进”原则,在每个县市区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内,按村级集体经济年度经营性收入xx万元以下、xx至xx万元、xx万元以上三个类型,分别择优确定x个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以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力争通过x年的努力,创建一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先行村、样板村,达到或接近苏浙水平,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目前,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农办、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展评审,综合考虑区域分布、产业类型和基础条件等因素,研究确定xx个村为选点对象。接下来,逐村制定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行动实施方案,谋划好选点村发展方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

三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艺术乡村。根据“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错位发展、整体联动”的总体思路。统筹考虑我市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工作基础,坚持“一县一村”“一村一品”工作重点,每个县区重点打造一个艺术乡村,每年重点培育一个艺术乡村,打造“x星7天”艺术乡村品牌和乡村振兴工作示范。举办“艺惠·x”系列活动,邀请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等百名艺术家,此外还举办了摇橹艺术节、“水东乐”文化体验周等活动。以艺术乡村为载体,推动乡村特色手工业、景观农业、休闲旅游业、电商物流业等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六、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强化网格管理,完善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压实各级网格管理责任,结合实际,借鉴x市采取的互动式网格公示牌做法,将网格员信息公示张贴到户。做好网格员责任、制度、人员信息上墙,同时分层分级开展宣传培训,把网格化监测和动态管理工作做深做实,切实守牢防范返贫致贫风险的防线。同时,加强部门数据共享比对与筛查,以部门现有数据平台为基础,定期或实时开展部门数据比对和筛查,发现问题分层分类反馈预警。

二是健全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进一步完善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部门各负其责、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上级最新工作要求和政策标准,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健全政策体系。督促基层干部、帮扶联系人定期开展走访帮扶,确保脱贫户、监测对象、困难群众“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有效,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帮扶对象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工作质量。根据工作需要及时选齐配强工作人员。继续分级分类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特别是针对干部调整情况,做好业务动态培训,确保工作有序衔接。扎实做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帮扶手册、帮扶措施及村级档案资料,定期开展劳动力务工就业数据信息排查,及时更新系统数据,确保“账实相符”。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和“互学互评”、省历次暗访督查发现的基层基础工作问题,继续深入查摆、举一反三,切实完成整改。

四是统筹重点工作,加快工作进度。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确保xx月份项目全部完工,资金支出达到序时进度。进一步完善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系统谋划论证一批整体性、综合性项目。全力推进“防贫保”综合保险,同时对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摸排,综合分析风险点,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合作,探索扶贫资产保险模式,开展具体试点工作。

五是聚焦重点难点,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紧紧抓住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努力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紧紧围绕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补短板,特别是进一步加快相对落后村的村内道路硬化,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网站地图